Search


▍經濟學術界的 MeToo 現象

近年來經濟學界逐漸重視男女性別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▍經濟學術界的 MeToo 現象

近年來經濟學界逐漸重視男女性別比例不均的現象,上週末在亞特蘭大召開的經濟學術年會,就特別請到前聯準會主席 Janet Yellen 等女性經濟學家舉辦座談會,談論此議題,並希望學界重視。根據《紐約時報》的報導,在 2015 年時,經濟學術界教授的男女比,女性僅佔 23%,在財金界此比例更低,僅有 16%。獲得終生教職部分,女性更只佔 23% (經濟)、10% (財金)。

經濟學術界發生性騷擾和歧視的現象層出不窮,之前著名的哈佛非裔經濟學家 Roland Fryer,就被其經濟實驗室的女性職員指控,有性騷擾的情形,使得哈佛校方不得不介入調查。Fryer 在 2015 年才獲得克拉克獎的殊榮,被看好是下一世代經濟學界的明星之一,也才被推舉為美國經濟學會執行委員會的成員。性騷擾事件爆發後,雖然 Fryer 請辭,但美國經濟學會未能即時有效處理,依舊引發許多討論和質疑。

最近也有許多研究在探討學術界的性別歧視現象,《經濟學人》的文章引用幾份研究結果,指出女性作者需達到更高的研究標準,才能在頂尖期刊發表。申請育嬰假時,男女皆可申請,但男性相較女性,更能利用這段時間進行更多研究工作,使得此政策雖然是以保障女性經濟學家作為考量,反而使得女性不利。《紐約時報》則報導知名經濟學術論壇 Economic Job Market Rumor (EJMR),在關於女性的討論串中,會較容易出現許多對女性不尊重的詞彙。

相關文章:

* 《紐約時報》 Female Economists Push Their Field Toward a MeToo Reckoning (https://goo.gl/98xFZD)
* 《經濟學人》How economics is trying to fix its gender problem (https://goo.gl/bPzoiw)
* 美國經濟學會座談會:How Can Economics Solve Its Gender Problem? (https://goo.gl/ntxaZH)
* 《紐約時報》Star Economist at Harvard Faces Sexual Harassment Complaints (https://goo.gl/UDCSfz)
* 《紐約時報》Evidence of a Toxic Environment for Women in Economics (https://goo.gl/mNtXU6)

延伸閱讀:

* 「我是學經濟學的女生」— 經濟學的男女比例失衡 (https://talkecon.com/gender_inequality_in_econdept/)


Tags:

About author
“白經濟” 是由一群熱愛經濟學的學生所組成,希望直白、坦白及淺白地說明經濟議題。我們相信這個時代並不缺乏議題,也不缺乏討論,但仍有待更多有效且合乎邏輯的觀點交流。本團隊希望來自經濟學分析的一把聲音能帶給各議題新的想像空間,也堅信這樣的初衷與做法必能對社會有所助益。而這股助益的大小將由讀者與我們共同創造:除了筆者群之間會針對各議題表達意見,我們也盼所有讀者加入討論,讓議題探討更臻成熟完整。
白經濟是由一群熱愛經濟學的學生所組成。 白經濟歡迎各式與經濟學相關的文章!投稿請看:http://talkecon.com/submit/ 聯繫、授權,請洽: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